央广网北京9月20日消息(记者 王启慧)“中国高校如何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发展,科学应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发挥好高等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课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在建校80周年大学校长论坛上表示,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他提出,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主动融入新技术手段,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论坛以“挑战与机遇——世界格局变化中的高等教育”为主题,12所高校围绕论坛主题作主旨报告,20余所高校参加了此次论坛。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认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深层次的“智慧教育”变革,以智慧、互联为理念,打造空间、时间、知识协同融合的“五维教育”,推动新时代教育生产力的变革。
跨界融合,推陈出新,是当前全国高校都在探索的方向之一。“具有人文视野和创造思维的人才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认为,科学和人文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都是未来世界的重要设计者,大学要为这些设计者们提供施展本领的舞台。
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认为,大学要做到推陈出新,就要实现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拓展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培养途径,重构交叉融合实践平台,建立多元、多维、个性、全纳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东南大学副校长金保昇提出,要创新“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的育人模式,同时要激发高校办学活力。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惠彬表示,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培养引领未来空天技术变革的复合型、创新型领军人才。
行业特色高校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特色人才的重要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喜滨提出,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强互动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大学要在服务国家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优质人才培养、前沿科技创新等形式,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徐惠彬也同样提出,要聚焦空天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发展需要,强化“空天信”融合,试点设立未来空天技术大发快3。“在培养这类人才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个性与共性、‘专’与‘博’、特色与优势等四对关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说。
共享、协同成为不少高校聚焦探讨的高频词。“后疫情时代催生产业链、创新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呼唤工程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认为,高校要破除制约人才培养的大发快3与专业之“墙”、教学与科研之“墙”、学校与社会之“墙”,以项目为“链”,重构课程体系,建设共享型教学实践平台,打造新工科教育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提出,高校“双创”教育已经从探索阶段向多元推动、跨越提升发展,接下来,要实现“双创”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度融合,打造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的教育课程体系和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
立足新时代,一流大学需要探索并实践更多对外开放的可能性,对此,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认为,在当前世界格局大调整的新形势下,高校应当打破“刚性制约”,拓展柔性化人才引进方式,探索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提出,要围绕打造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培育一流人才的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资源开放共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金课”,推动国际合作育人。
“技术打破了大学对知识的垄断,使得大学已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单一主体。”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大发快3院士高松表示,新时代下,大学应厚植创新基础,引入全球优质产业资源,培养引领未来的产业领袖。
来源:
http://news.cnr.cn/dj/20200920/t20200920_525268604.shtml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大发快3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job)。
Copyright © 2007-2020 高校大发快3 大发快3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信息:粤ICP备13048400号-2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4138号
客户咨询电话:020-85611139 QQ:2881224205 邮箱:info@gaoxiaojob.com
高校大发快3——国内访问量、信息量领先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平台
大发快3 |